|
在噪声和干扰环境中运行的嵌入式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Burak Tasci, Vocational School of Technical Sciences, Firat University, Elazig,Turkey and Yavuz Erol,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irat University, Elazig,Turkey 当受到电磁干扰时,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就会中断。当出现干扰信号时,电磁频谱的某一区域将无法使用。无线电、移动电话、GPS、M2M、蓝牙、Wi-Fi、工业/科学/医疗(ISM)射频模块和卫星连接等系统是当今在超高频(UHF)频段工作的主要通信系统,当这些系统因噪声而无法使用时,就需要一个应急通信系统。1 该系统应结合自动信道扫描、跳频和信道监听,并利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信息区分噪声和数据,以提供多信道广播和接收。本文介绍了一种安全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可在电磁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下进行自动信道扫描和信道同步,以创建新的通信信道。该系统是通过芯片上的可编程系统平台实现的。 对几种商用射频接收器、射频发射器和射频接收器/发射器模块进行了研究。之所以选择HopeRF RFM22B收发器模块,是因为它具有信道选择、跳频、RSSI反馈和多信道射频通信功能。 然而,实现设计的功能是算法和嵌入式系统平台的能力。目前有多种平台可供选择,包括Raspberry Pi、2 Zynq、3 Jetson、4 Altera CycloneII、5 Beagle Bone、6 Odroid、7 STM328和Cypress PSoC9。本研究采用Cypress PSoC,因为它具有CPU内核和可配置的模拟与数字模块,这使其有别于传统微控制器。Cypress PSoC在算法的实施、开发和调试阶段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易用性。 在这一设计中,有一个提供待发送数据的主电路、一个接收发送数据的副电路和一个噪声发生器,用于测试通信系统在干扰情况下的性能。噪声发生器充当干扰器,在所需信道上进行广播。主设备确保键盘输入的数据在不含噪声的空信道上传输。副设备与主设备调谐的信道同步捕获数据。数据已接收的通知也会发送到主设备。相关算法可确保数据以安全可靠的方式传输。10-13 系统描述 RFM22B是一款低成本无线ISM收发器模块,工作频率范围为240-960MHz。它在接收模式下的功耗为55.5mW,在发射模式下的最大功耗为265mW。RFM22B通信模块的接收灵敏度为-121dBm,最大输出功率为+20dBm。考虑到工作频率下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这些模块可在开放空间内提供长距离通信。 天线分集和跳频支持可用于扩展范围和提高性能。自动唤醒定时器、低电量检测器、64字节Tx/Rx-FIFO、自动数据包处理和前置信号检测等附加系统功能可降低总体功耗,并支持使用低成本系统MCU。14 图1 PSoC Creator程序中RFM22B的SPI连接。 Cypress PSoC包含一个CPU内核以及可配置的模拟和数字模块,这使其有别于传统的微控制器。PSoC和RFM22B模块使用串行外设接口(SPI)协议进行通信。SPI连接如图1所示。RFM22B通过SCLK、SDI和nSEL引脚接收PSoC的数据。PSoC从RFM22B收发器的SDO输出引脚读取数据。通过Cypress PSoC Creator软件,可以为PSoC 5LP片上系统生成程序。 通信协议用于写入或读取集成在PSoC上的寄存器。SPI数据交换如下: 1比特读写选择比特(R/W)以16比特字符串的形式出现,其后7比特为地址空间,最后8比特为数据。在这里,如果读写选择比特为0,则从7比特地址读取数据,如果为1,则向7比特地址写入数据。 在写入所需地址后,SS引脚置零,R/W比特置1,所需地址将在随后的7比特中发送。地址之后的8比特数据也以这种方式写入所需地址。写入是通过在时钟信号上升沿传输一个比特来完成的。 在SPI协议中,必须先将SS引脚置零,才能开始数据交换,而且必须以这种方式选择副电路。如果没有选择副电路,则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在读取操作中,R/W比特被置零,地址在随后的7比特中发送。地址后面的8比特数据被置零,并填充从该地址读取的数据。与写操作一样,该操作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执行。 RFM22B采用SPI协议编程,允许使用频移键控(FSK)、15 高斯频移键控(GFSK)16和开/关键控(OOK)17调制类型。 主电路和副电路设计 嵌入式系统设计采用PSoC 5LP片上系统(图2)。在主电路中,有一个用于输入数据的键盘、一个2x16 LCD用户界面屏幕、一个RFM22B收发器模块和一个用于产生多通道射频信号的天线单元。在副电路中,键盘的使用是可选的,单向通信则不需要键盘。 图2 主电路和副电路框图。 在主电路中,采用I2C串行通信协议的微型键盘(cardKB)用于向系统输入数据。它的尺寸仅为84×54mm,有50个按键、一个neopixel LED、一个Atmega328P处理器和一个通信端口。使用shift、ctrl、alt、sym和fn键可以发送不同的字符。 图3是采用CY8C5868AXI-LP035型PSoC的主/副电路的原理图。PSoC采用100引脚薄型四扁平封装,由24MHz晶振提供时钟。串行线调试编程输出用于方便编程操作。 图3 主/副电路图。 图4 噪声发生器电路框图 噪声发生器电路可进行外部参数调整,也可用作测试干扰器(图4)。噪声发生器电路中的微型开关(DIP开关)用于选择噪声注入的频段。 通信系统印刷电路板(PCB)如图5所示。红色为主电路板和副电路板,黑色为多通道射频噪声注入电路板。 图5 制作的通信系统印刷电路板组件。 图6 测试电路框图 实验结果 图6的设置用于系统评估。 情景1:在有噪声的情况下从不同信道传输数据包 在第一种情况下,在传输由八个字母"DATATEST"组成的样本信息时,在不同信道中注入噪声,以检验系统的动态行为。单词"DATATEST"的每个字母以1秒的间隔传输,系统通电时环境中没有噪声信号。 在信道无噪声期间,"DATA"从频率为300MHz的信道1发送到接收机。紧接着,噪声发生器启动,噪声被注入300至340MHz频段。空信道扫描算法开始查询其他信道,以传输数据串的剩余部分。由于频率在300和340MHz之间的信道中存在噪声,频率为350MHz的信道6上的主单元和副单元建立了连接,并发送了"TE"。此时,噪声被注入350至380MHz频段。同样,信道扫描算法在390MHz的信道10上建立连接,发送最后两个字母"ST"。这样,数据包的传输(尽管是部分传输)就完成了。情景1的频谱分析仪截图如图7所示。在不同时间信道随机产生噪声的情况下,信道跳频成功地传输了测试数据。图8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图7 随机噪声注入情况下的自动跳频性能:在信道中无噪声的情况下,从频率为300MHz的信道1向接收机发送"DATA"(a);信道1至5中存在噪声,在频率为350MHz的信道6向接收机发送"TE"(b);信道1至9中存在噪声,在频率为390MHz的信道10向接收机发送"ST"(c)。 图8 存在噪音时的数据包传输。 情景2:注入动态噪声的图像传输 传输符号"1"的5×5像素灰度图像(图9a)。每个像素在黑白之间有255种色调。当环境中没有噪声时,预计所有数据都在同一信道上传输。然而,在存在时变噪声的情况下,数据包可能不会完全在同一信道上传输,而是从不同的信道上分批传输。 这些信息通过频率为300MHz的第一信道传输。当在t1至t3时间间隔内向300MHz信道注入噪声时,第二和第三个像素的灰度值(25和66)将从频率为310MHz的第二个信道传输。由于t3至t25时间间隔内的噪声随机变化,数据部分在最合适的空信道中传输(图9b)。 图9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数据传输与动态噪声注入:图像映射(a)和传输频率与时间间隔(b)。 结论 一种新型通信系统采用PSoC实现了扫描功能。它能在出现噪声或干扰时改变信道,同时通过检测到的清晰信道保持数据流。所开发系统中用于信道扫描、发射机-接收机同步和成功接收的信息确认算法非常新颖。 RFM22B可使用FSK、GFSK和OOK调制技术。它使用SPI串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PSoC SPI模块简化了射频模块的编程。 主设备确保从键盘输入的数据通过第一个无噪声的空闲信道传输。副设备通过扫描空闲信道从主设备获取数据。 在嘈杂的环境中,通过在使用所开发算法创建的信道之间循环,可确保安全的射频通信。已演示原型的主、副和噪声发生器电路支持240-960MHz的频率范围(300-400MHz的频率范围用于测试),并给出了多通道系统的一般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 F. Sahin, “Telsiz Haberlesme Standartları,” Istanbul Aydın Üniversitesi Dergisi, Vol. 7, No. 27, August 2015, pp. 15–30. 2. E. Upton and G. Halfacree, Raspberry Pi User Guide, John Wiley & Sons, 2014. 3. L. H. Crockett, R. Elliot, M. Enderwitz and R. Stewart, The Zynq book: embedded processing with the ARM Cortex-A9 on the Xilinx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Strathclyde Academic Media, Glasgow, 2014. 4. S. A. Mittal, “Survey on Optimized Implementation of Deep Learning Models on the NVIDIA Jetson Platform,” 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 Vol. 97, August 2019, pp. 428–442. 5. R. Mustafa, M. A. Mohd Ali, C. Umat and D. Al-Asad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 on Altera Cyclone II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or Active Noise Control,”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Applications, October 2009, pp. 479–484. 6. D. Molloy, Exploring BeagleBone: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Building with Embedded Linux, John Wiley & Sons, 2019. 7. M. Hähnel and H. Härtig, “Heterogeneity by the Numbers: A Study of the ODROID XU+E big.LITTLE Platform,” 6th Workshop on Power-Aware Computing and Systems, October 2014. 8. “STM32 32-bit Arm Cortex MCUs,” STMicroelectronics, Web: https://www.st.com/en/microcontrollers-microprocessors/stm32-arm-cortex-mpus.html. 9. R. Ashby, Designer’s guide to the Cypress PSoC, Newnes, 2005. 10. B. Tasci and Y. Erol, “Wireless Elevator Call System Design with PSo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Automation and Industrial Diagnostics, September 2019. 11. B. Tasci and Y. Erol, “PSoC Based Embedded RF Link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June 2020, pp. 381–385. 12. B. Tasci and Y. Erol, “PSoC Based Illuminance Level Control for Panoramic Elevators,” Asansör Sempozyumu, October 2018. 13. B. Tasci and Y. Erol, “PSoC Based Touch LED Dimmer Design,” URSI-TÜRKiYE’2014 VII, Bilimsel Kongresi, September 2014. 14. “RFM22BW RF Transceiver,” HopeRF, Web: https://www.hoperf.com/modules/rf_transceiver/RFM22BW.html. 15. D. J. Goodman, P. Henry and V. Prabhu, “Frequency-Hopped Multilevel FSK for Mobile Radio,”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 59, No. 7, September 1980, pp. 1257–1275. 16. B. Xia, C. Xin, W. Sheng, A. Y. Valero-Lopez and E. Sánchez-Sinencio, “A GFSK Demodulator for Low-IF Bluetooth Receiver,”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38, No. 8, August 2003, pp. 1397–1400. 17. Z. Wang, P. -Y. Chiang, P. Nazari, C. -C. Wang, Z. Chen and P. Heydari, “A CMOS 210-GHz fundamental transceiver with OOK modulation,”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9, No. 3, March 2014, pp. 564–580.
版权声明: 《微波杂志》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微波杂志》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微波杂志》杂志社。 |
|
友情链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4号 备案序号:粤ICP备1202516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