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嵌入式蜿蜒线的带宽增强型圆极化槽共面波导馈电天线 Lianwu Yang、Ying Li,宜春大学 摘要:一种新型 CPW 馈电宽带圆极化(CP)槽形天线可提供更高的带宽。它的地平面呈阶梯状。为了增强带宽,在垂直于馈电线的一侧嵌入了一个蜿蜒线分支,引入了宽带正交模式。测量的 -10 dB 阻抗带宽为 103.2%(从 2.12 GHz 到 6.64 GHz),ARBW 为 72.0%(从 2.82 GHz 到 5.99 GHz),与模拟结果吻合。 CP 天线可以接收任意极化的电磁波,任何极化的天线都可以接收 CP 天线辐射的电磁波。1 此外,CP 天线还可以抑制恶劣天气的干扰,减轻多径反射的影响。2 产生圆极化波的方法是激发两个振幅相等、相位差为 90 度的正交模式。3-5 目前已提出了各种类型的 CP 天线,其阻抗和轴向比(AR)带宽都很宽。此外,现代通信系统对天线微型化的需求近来也有所增加4。 大多数 CP 天线结构都是不对称的5,由 L 形馈电线馈电。6 为了产生 CP、提高性能和拓宽带宽,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例如引入槽7,8和嵌入各种类型的短截线。9-11。例如,一种采用新型馈线的天线具有 72% 的宽带宽和低剖面,但 CP 特性不足12。 具有独特物理特性的超材料已被用于 CP 天线设计。例如,Marouf 和 Ziani(13)展示了一个 3×3 的圆形贴片阵列,阵列中心的圆形贴片天线由一个改进的 CPW 槽馈电。他们实现了双 CP 辐射,但带宽不超过 20%。 Weng 等人14 描述了一种具有 AR 和阻抗宽带特性的双频 CP 槽天线,而 Hoang 等人则展示了一种使用叠加电容器的 CP 印刷单极子天线的 ARBW 改进15。 Guthi 和 Damera 使用单层基板设计了一种高增益、宽带平面 CP 天线。(16-18)为了实现宽带天线,最初在地平面上用共面馈线槽馈入一个圆形贴片天线。用 3×3 的圆形贴片阵列创建了一个表面,圆形贴片天线位于阵列中心。此外,槽还被修改成 L 形,以产生圆极化。此外,还在槽中引入了短截线,以提高阻抗带宽。其他技术,如人工磁导反射器19 、带通孔的不对称偶极子20 和多层结构21 也被用于拓宽天线带宽。 上述设计体积大且不规则,带宽相对较窄。Bao和Ammann描述了一种非对称接地的单极子天线。22 其阻抗带宽为96.5%,ARBW为63.3%,虽然比大多数CP天线更紧凑,但其峰值增益仅为3.5 dBic,相对于其尺寸而言非常低。 CPW 槽馈已被证明具有宽带 CP 天线的潜力,(23-27)但大多数都是线性极化的。在本研究中,描述了一种具有非对称接地的 CPW 槽馈天线。采用非对称接地时,可获得较宽的 ARBW,然后在地面上蚀刻一条蜿蜒线,以进一步提高带宽并增强 CP 性能。 天线配置 图1 所示的天线几何形状是基于传统的 CPW 馈电槽天线设计。表 1 列出了通过参数分析确定的天线尺寸。馈电线左侧地平面的矩形金属部分被移除,以产生 CP 波。此外,还在馈电线左侧蚀刻了一条从接地平面突出的蜿蜒线,以提高 CP 性能。单层天线的介质基板是介电常数为 4.4 的 FR4 复合材料。天线由带有标准 SMA 连接器的同轴线馈电。
图1 天线结构
设计演变过程如图2 所示。首先是一个传统的对称 CPW 馈电槽形天线(见图2a)。然后将槽的一侧放大,以产生不对称的表面电流,从而引入 CP(见图2b)。为了进一步提高 CP 带宽并改善阻抗,嵌入式细长蜿蜒线的位置与馈电线垂直(见图2c),从而引入宽带正交模式。
图2 设计演变:天线 1 (a)、天线 2 (b) 和天线 3 (c)。 模拟的 -10 dB 阻抗带宽和 ARBW 如图3 所示。与以往通过加载复杂结构(如螺旋或分支微带)实现宽带或双带圆极化的结构相比,该天线是基于传统的 CPW 馈电槽天线设计的,因此具有外形小巧、易于制造等优点。
图3 天线 1 (a)、天线 2 (b) 和天线 3 (c) 的模拟阻抗带宽和 ARBW。 为了说明引入 CP 模式的效果,模拟了天线 1 和天线 2 在 5 GHz 频率下的电流分布(见图4)。天线 1 的电流分布矢量主要是垂直的,而且在馈线底部更占优势,这表明天线 1 只辐射线性极化波(见图4a)。由于天线 2 的接地平面形状,水平电流在接地平面的顶端分支增强。这样就获得了两个垂直分布的电流,从而引入了 CP 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 CP 和阻抗带宽,在垂直于馈电的方向上放置了一条蜿蜒线,从而引入了宽带正交模式。
图4 天线 1 (a) 和天线 2 (b) 在 5 GHz时的表面电流分布。 为了展示天线 3 引入的 CP 模式,图5 显示了 5 GHz 频率下 0、90、180 和 270 度相位的金属表面时变电流。主要的表面电流逆时针流动。因此,它在 +z 方向上辐射出右手 CP (RHCP) 波。表面电流主要分布在馈电线上、阶梯状接地边缘和蜿蜒线上,这突出表明了蜿蜒线对 CP 辐射的贡献。要实现左手 CP(LHCP),只需将蜿蜒线和梯级接地放置在馈线的另一侧即可。
图5 5 GHz 时天线导电表面上的时变电流:0(a)、90(b)、180(c)和 270(d)度。 图6 至图8 列出了不同尺寸的关键参数 |S11| 和 AR 的模拟结果。许多参考文献都指出,加长馈线是影响阻抗匹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图6 所示,最佳尺寸可产生最宽的阻抗带宽和 ARBW。图7 显示了蜿蜒线位置对|S11|和 AR 的影响。|S11|略有变化,但在最佳位置时,ARBW 最宽。最后,图8 显示了 L0 维度的影响。结果清楚地表明,它对阻抗带宽和 ARBW 有很大影响。L0 越大,阻抗带宽和 AR 带宽就越宽。然而,由于蜿蜒线和非对称接地之间距离的限制,其长度被设定为 8 毫米。
图6 不同 Lf 时的模拟 |S11| 和 AR。
图7 不同 b 时的模拟 |S11| 和 AR。
图8 不同 L0 时的模拟 |S11| 和 AR。 实验结果 模拟和测量结果如图9 所示。模拟 -10 dB 阻抗带宽为 4.52 GHz(2.12 至 6.64 GHz),ARBW 为 3.17 GHz(2.82 至 5.99 GHz)。作为比较,测量的阻抗带宽为 4.65 GHz(2.10 至 6.75 GHz),ARBW 为 3.40 GHz(2.65 至 6.05 GHz)。结果与模拟一致。轻微差异主要是由于材料、测量不确定性和制造公差造成的。这些结果表明,与表 2 中的参考文献相比,该天线在结构和带宽方面具有优势。
图9 模拟与测量结果对比
图10 显示,该天线在 CP 带宽内的增益高于 3.8 dBic,最大增益为 7.8 dBic。辐射效率在 4.1 GHz时最高达到 96%。
图10 天线增益和辐射效率。 5 GHz 时 xoz 平面和 yoz 平面上的模拟与测量辐射方向图(见图11)是双向的,并且非常接近。ADS 的模拟结果与 HFSS 的结果也非常吻合。
图11 5 GHz的辐射方向图:xoz(a)和 yoz(b)。 结 论 一种具有宽带圆极化功能的新型非对称 CPW 馈电天线采用非对称接地和蜿蜒线来实现圆极化和改进带宽。参数优化后,测量的 -10 dB 阻抗带宽为 103.2%(从 2.12 GHz 到 6.64 GHz),ARBW 为 72.0%(从 2.82 GHz 到 5.99 GHz),与仿真结果吻合。该天线结构简单、ARBW 宽、外形小巧,适合现代通信系统的多种应用。 参考资料(略,见英文原文) 注:本文用软件翻译经人工快速校对,仅供参考,请以英文原文为准:https://www.microwavejournal.com/articles/42614
版权声明: 《微波杂志》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微波杂志》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微波杂志》杂志社。 |
|
友情链接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加入我们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704号 备案序号:粤ICP备12025165号-4 |